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,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,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,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,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,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,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
以鄂烟1号无菌苗的叶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,筛选出生长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,初步建立了烟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。结果表明,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,以MS+NAA1.0mg/L+6-BA0.5mg/L为最佳配方;愈伤组织最佳生长培养基为MS+2,4-D0.1mg/L+NAA1.5mg/L+6-BA0.3mg/L,愈伤组织培养第6天进入对数生长期,第14天干重增至最初干重的12.536倍,并以此配方建立了烟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。
3,542 | 33 | 129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[1]曹孜义,刘国民.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[M].兰州: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6:305-318.
[2]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[M].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细胞室编译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78:150-189.
[3]戴冕,崔植琳.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[J].广东农业科学,1992(3):21-22.
[4]徐瑞娟,李文安.烟草花序苞叶的离体花芽分化[J].云南植物研究.1992,14(1):67-72.
[5]朱生伟,徐仲,朱祥春,等.烟草叶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[J].吉林农业大学学报,1998,20(1):27-29.
[6]彭剑涛,向结.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烟草抗性材料的研究[J].种子,2002(3):26-28.
[7]李忠光,杨仕忠,周滔,等.烟草悬浮培养细胞的建立及其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研究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,2005,25(6):43-45.
[8]慕平利,崔红.烟草叶片直接再生——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[J].河南农业科学,2005(5):27-29.
[9]慕平利,崔红,刘海礁,等.悬浮培养中不同理化因子对烟草发状根生长及烟碱合成的影响[J].植物学通报,2005,22(5):590-593.
[10]朱至清.植物细胞工程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3.
[11]刘卫群,刘巧真,石永春,等.烟草K326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初步研究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06,34(2):263,266.
基本信息:
DOI:
中图分类号:S572
引用信息:
[1]岳彩鹏,李品,黄象男等.烟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[J].烟草科技,2007,No.243(10):56-59.
基金信息:
河南省科技厅“烟草细胞和发状根培养中茄尼醇的合成研究”(524420033)项目;;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“烟草中萜烯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研究”资助